中文名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
外文名Guangzhou Polytechnic of Sports
简 称广州体职院 [4]
所在地广东省广州市
创办时间1973年
办学性质公办高校
学校类别体育类
学校特色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(2020年) [5]
主管部门广东省
现任领导院长:李国平 [2]、党委书记:谭爱英 [2]
院系设置6个教学机构(截至2025年5月)
校 训崇德 善搏 求实 勤学
校 歌《飞翔是我的梦想》
院校代码13708
主要奖项2008年北京奥运会突出贡献集体
占地面积约 259 亩(截至2025年5月)
学生人数在读高职学生、运动员4000余人(截至2025年5月)
教职工人数高级职称102人、中级职称124人(截至2025年5月)
相关星图
查看更多
办学历史
播报
编辑
1973年,广州市中心业余体校创办。
1985年,学校改制为广州市体育运动学校。
1996年,学校更名为广州市伟伦体育运动学校,同年,广州市体工队并入学校。
2004年3月,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,学校升格并更名为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。 [1]
2008年,学院被确定为北京奥运会突出贡献集体。
2010年,学院被确定为广州亚运会先进集体。
2012年,学院被授予广州市集体二等功。
2020年,学院被确定为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。 [5]
2021年,学院被确定为2019-2020年度“国防教育工作先进单位”和“优秀学校国旗护卫队”称号。 [6]
2022年,学院体育保健与康复系举行运动康复中心、 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揭牌仪式。 [9]
办学条件
播报
编辑
院系设置
截至2023年12月,学院下设6个教学机构。 [7]
|
教学单位
|
开设专业
|
|---|---|
|
体育运动系
|
运动训练、社会体育、健康指导与管理、体能训练
|
|
体育产业系
|
高尔夫球运动与管理、体育运营与管理、市场营销、休闲体育
|
|
体育保健与康复系
|
体育保健与康复、社区康复、康复治疗技术
|
|
公共基础课部
|
–
|
|
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
|
–
|
|
继续教育部
|
–
|
|
附属体育运动学校
|
–
|
|
参考资料: [7]
|
|
师资力量
截至2023年12月,学院有高级职称102人、中级职称124人;研究生学历(硕士学位)以上146人,本科学历277人;全国技术能手1人;广东省大师工作室1个;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;广东省技术能手2人;南粤优秀教师1人;珠海市先进个人1人。 [7-8]
全国技术能手:王思明 [8]
广东省大师工作室:王思明游泳指导与救助技能大师工作室 [7]
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:王思明 [8]
广东省技术能手:王思明、黄超 [8]
南粤优秀教师:谈群林 [8]
珠海市先进个人:金泳龙 [8]
教学建设
-
质量工程
截至2023年12月,学院有省级重点专业4个,省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,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。 [7]
省级重点专业:运动训练、社会体育、高尔夫球运动与管理、运动与康复 [10]
省级高水平专业群: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群 [7]
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:游泳池救生 [11]
-
教学成果
2023年,学院学生参加广东省第十六届省运会参赛,共获220金138银132铜;参加首届全国学生(青年)运动会12个项目比赛,获得10金8银12铜;培养输送运动员参加杭州亚运会获得6金1银2铜、成都大运会3金1铜。 [7]
、
学术研究
播报
编辑
科研平台
截至2023年12月,学院有1个市级创业创新中心。 [7]
市级创业创新中心:岭南体育服务业创新中心 [7]
科研成果
2021年,学院科研经费支出总量为206万元。 [13]
2022年,学院拨入科研经费总量221.04万元,同比增长7.3%。 [13]
2022年,学院新增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3项;学院教师全年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56篇,研究报告15篇。 [13]
2023年,学院向科研经费到款额169.24万元,专利授权数量13项。 [7]
学术资源
-
馆藏资源
截至2022年5月,学院图书馆馆藏图书24万余册,其中党史专题图书近700册,体育特色专题图书2多万册,报刊近300种,并拥有中国知网期刊、超星电子图书、超星期刊、中数电子图书、体育资源库、大成期刊等6个数字资源库。 [12]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