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简介
广东科贸职业学院是一所隶属于广东省教育厅的公办高等职业院校。学校成立于1985年,其前身是先后隶属于省农委、省农办、省农业厅的广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。2006年学院正式转制为高等职业学院并更名为“广东科贸职业学院”,同年进驻白云校区;2009年正式归属省教育厅管理;2019年进驻省职教城(清远)校区。现有省职教城(清远)和广州白云、天河三个校区,在校学生数2万余人。
省职教城(清远)校区
白云校区 天河校区
近年来,学校综合实力稳步提升,是农业农村部和教育部联合推介的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、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牵头单位、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、广东省域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建设单位、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。学校连续五年获评广东省高职“创新强校工程”年度综合考核A类一等次。
党建引领,思政铸魂。学校积极打造“一体两翼四维四驱动六品牌”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,形成“党建强基、思政铸魂、产教赋能”的特色发展路径。近年来,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均排全省前列,连续多次获评“好”的评价等次,纪委工作考核也连续3年获评全省优秀。学校“党建思政”标志性成果进入全国百强(2024年第33名)。
学校持续深化全环境立德树人,系统构建“一中心三课堂四结合”思政育人体系,融通理论、实践、网络三大课堂,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、职业技能、人文素养和创新创业深度融合。同步探索“1+2+10+5+N”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建设模式,入选教育部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风采展示典型案例2项(入选数量居全国高职第一)。建成教育部红色文化弘扬基地(2024年全国高职唯一)与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”(全省高职唯一),两大基地累计开展实践教学超3500次、举办各类活动近4000场,接待访客约17万人次,育人辐射作用显著。学校获评广东省课程思政示范高职院校、广东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,立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培育建设项目2个,荣获教育部全国高校“大学生讲思政课”公开课展示活动一等奖2项,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思政育人品牌。
扎根南粤,服务三农。四十载春秋,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,以强农兴农为己任,持续在“三农”“现代服务”等领域深耕细研,积淀形成了“突出特色、强化技能、服务社会”的办学理念,培养了累计30多万名“科贸牌新时代新农人”活跃在服务乡村振兴一线,覆盖了全省21个地级市、七成以上农业镇,涌现出一批全国劳动模范、全国技术能手、行业领军人才、乡土专家等“科贸牌现代农业工匠”。
作为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、农业部首批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,学校组建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、广东村官学院,首创开办全日制村官学历提升班,近2年共1032名村干部顺利毕业;开设“农业经理人”“头雁人才”等专班培养赋能各类农业农村人才,通过育训并举、送教上门、科技小院到村等方式,全方位赋能乡村振兴,打造了“乡村工匠培育”的科贸样本。
精心打造53支省级科技特派员团队,238位教师入选省科技厅、省农业农村厅和省社科院专家库,682人次教师和科研人员入选省、市各级农村科技特派员队伍。大力实施“千生连千村 服务千万户”项目,引导广大师生将论文写在大地上,运用专业知识、技术、特长服务农村(社区)产业、人才、文化、生态、组织等发展。近三年,仅动物科技学院师生直接帮扶农户超1500户,累计示范带动100个村、200个农场,受益群体达10万人次。
强师名匠,人才强校。学校将教师作为立教之本,通过系统性的改革与建设,全面优化教师发展环境。系统推进涵盖师德师风建设、名师名匠引培、卓越教师培育培育、“双师型”教师培养及教师个人发展“五大工程”,锐意深化涉及招聘、评价、职称、岗位、分配等关键环节的“五项改革”,有效激发了队伍的育人初心与创新活力,打造了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。
国家级荣誉称号7人(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师1人,全国优秀教师1人),省级荣誉称号28人(省级教学名师6人)、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7支,省级高层次技能型人才46人,省级职业院校产业导师5名,省级职业院校产业导师团队2个,省“双师型”教师工作室5个,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,能工巧匠兼职教师1100名。
多元办学,育才强技。学校聚焦学生成长成才和可持续发展,坚持创新驱动,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构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、专通结合、德技并修、五育并举的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。目前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、园林学院、动物科技学院、食品学院、餐旅学院、人工智能学院、智能制造学院、艺术设计学院、商贸学院、外语外贸学院、管理学院、会计学院、继续教育学院、创新创业学院、体育部、国际交流学院等16个教学院部。
聚焦国家战略和现代农业产业链,精准对接岭南特色家禽家畜水产养殖、花菜果茶种植、农产品和食品加工、农村电商和文旅等农村三产融合高质量发展人才需求,全链条部署8个专业群(其中5个为省级高水平专业群),共开设50个专业(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、央财支持专业2个、广东省品牌专业或重点专业7个),建有省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5个。
学校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,与广东技术师范大学、韩山师范学院等10所本科院校联合开展食品科学与工程、食品质量与安全等14个专业高本协同育人试点。
学校积极融入和服务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已探索构建起“引进来”与“走出去”并重的职业教育国际化新范式。与俄罗斯国立农业大学、英国考文垂大学等多所知名院校建立了合作办学与学分互认关系。近年来,累计招收国际学生300余人,并通过“研学科贸”项目吸引了全球40多个国家的各专业师生来校交流。同时,学校主动推进职教品牌“走出去”,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开设了5个海外职业教育培训中心,系统打造了“中文+职业技能”系列教学资源,为海外学员提供高质量的技能与文化培训。
近年来,学校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:先后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7项(其中一等奖2项);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奖563项(国家一等奖3项、省级一等奖110项);教师获广东省教师教学能力比赛35项(其中一等奖6项);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、省级15门;国家规划教材18本(含2025年拟入选6本);省级“课堂革命”典型案例9个;获评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、首批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,累计获国家级、省级创新创业类奖项50余项,建立600余人创新创业导师库,育人成效与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。
产教协同,科创赋能。学校坚持产教融合、科教融汇,构建了特色鲜明、系统完备的“教学-科研-服务”一体化体系,遴选组建肉鸽、黄鱼肉鸡、乌鬃鹅等十大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团队,以协同机制激发创新活力,以科研成果赋能高质量发展,打造了“一对鸽、一只鸡、一群宠、一杯茶、一桌菜、一盆景”等系列社会服务品牌。近三年,社会服务到账金额达9401.52万元,服务中小微企业2217家,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、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37项。
学校建有国家科技部“星创天地”(岭南绿色农业职业教育)、清远鸡产教融合创新平台、茶叶资源综合利用创新研发中心、广东家禽应用技术协同创新发展中心、广东省生态型野化茶科技创新中心、天然产物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、广东省肉鸽科技创新中心、广东省现代农业(肉鸽)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等多个国家和省级科研平台;是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单位、广东农村经济学会会长单位;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《南方农村》学术期刊。积极落实国家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战略任务,牵头成立清远市现代农业与食品市域产教联合体、国家智慧养殖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、岭南食品产教融合共同体,建成6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,不断推动教育链、人才链与产业链、创新链有机衔接。
以文化人,润物无声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,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红色文化、耕读文化,践行“砺志修德 强能善技”的校训与“仁义勇容”的校园文化精神,形成了全员、全过程、全方位育人的文化育人格局。每年举办体育文化节、校园文化艺术节,打造“书记校长有约”“科贸大讲坛”“科贸茗谈”等校园文化品牌30余个,原创校园歌曲《我在一站式等你》获中国教育电视台报道,思政微电影《东江回响》《醒狮》参与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。
深化实施校园环境提升行动,为师生打造宜教宜学宜居、绿色低碳的美丽智慧校园,获评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、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、广东省“绿色学校”、广东省第一批节水型高校、广东省国防教育特色学校、广东省高校优秀传统文化(广东茶文化)传承基地、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、全国职业教育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。
近年来,省领导与有关厅局领导先后到校调研并给予高度评价,新华社、《人民日报》、《光明日报》、《中国教育报》、广东卫视、《南方日报》、《羊城晚报》等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多次宣传报道学校改革创新发展的成绩。
新征程上,学校将锚定第三次党代会确立的“跻身国家‘双高’院校”奋斗目标,贯彻“分三步走”发展战略,心怀“国之大者”,奋力“走在前列”,以高质量发展建设高水平高职强校,为教育强省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,持续贡献科贸力量!
学校部分荣誉称号:
◇农业农村部和教育部联合推介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
◇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牵头单位
◇广东省域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建设单位
◇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
◇教育部红色文化弘扬基地(“云馆双栖”——红色文化弘扬展教研一体化基地)
◇科技部“星创天地”项目单位(岭南绿色农业职业教育)
◇农业部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
◇教育部“一站式”学生成长社区建设改革试点学校
◇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
◇国家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院校
◇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
◇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
◇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
◇广东省课程思政示范高职院校
◇广东省“粤菜师傅”培训基地
◇广东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(南粤茶文化)
◇广东省首批“岭南工匠学院”
◇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数字化标杆学校立项单位
◇广东省农村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推广单位
学校部分社会职务:
◇广东省高职农林牧渔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
◇广东省职业学校商贸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
◇广东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
◇广东省高职高专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
◇广东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
◇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国际烹饪教育分会副主席单位
◇中国—东盟农业职业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
◇中国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
◇中国现代畜牧业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
◇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农村与农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
◇中国畜牧业协会鸽业分会会长单位
◇全国现代服务业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
◇国际农牧职教联盟副秘书长单位
◇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
◇中国都市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单位
◇广东省农村经济学会会长单位
◇广东省肉鸽行业协会会长单位
◇广东省家禽业协会名誉会长单位
◇广东省茶叶收藏与鉴赏协会副会长单位
◇广东省产教融合促进会首届副会长单位
◇广东省“一带一路”职业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
◇广东省餐饮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
◇广东省易班建设试点高校

